勐海县班章村:古茶山搭上“数字”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普洱茶

勐海县班章村:古茶山搭上“数字”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

自入选云南省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以来,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以数字技术为纽带和核心驱动力,锚定“一核四区”建设目标,在数字联农助农领域加大创新实践,推动茶产业“种植—加工—销售—文旅”全链条融合,激活传统村寨数字时代发展新动能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“班章经验”。

勐海县班章村:古茶山搭上“数字”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

数字筑基“强体”,激活茶产业数字动能

依托云南省科技特派队的专业资源,布朗山乡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茶叶全产业链,构建起从茶园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智慧体系。通过无人机巡田、土壤墒情监测等数字化手段全铺开,实时采集土壤肥力、墒情等多维数据,为茶树生长提供科学化、精细化养护方案,推动茶园管理从“凭经验”向“看数据”的智能化转型。搭建智能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平台,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,24小时不间断采集茶园内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环境参数,实时监测虫害密度。系统综合环境数据与病虫害监测信息,运用大数据算法精准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并及时预警,精准化实施生物农药防治,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从不到70%提升至95%以上,茶叶产量增加30%,人工成本降低20%以上,既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,又有效保障茶叶品质与产量。在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上,以“图文手册+线上视频”形式开展实操培训,将晦涩难懂的数字技术转化为本土化操作指南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茶农能够熟练通过手机查看茶园实时数据、接收防治指令,真正实现“指尖上的茶园管理”数字化变革。

社会资本“筑池”,三产融合破局式跃迁

作为普洱茶核心产区,班章村依托古茶山资源优势,在社会资本的强力推动下,积极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,通过“党组织+企业+农户”合作模式,携手大益、陈升号、今大福、福今茶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,覆盖70余名农户,构建起覆盖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全链条的产业体系。在茶产业升级方面,从硬件基础、技能培训、工艺标准三端协同发力,全面夯实产业转型升级根基。村企联建打造标准化茶厂,实施技能提升工程,以“田间课堂”现场教学、茶叶初制技术比赛实战演练等为抓手,围绕全产业链开设种植管理、采摘技巧、制茶工艺、营销等系列课程,有效提升茶农专业技能;规范工艺标准,推动传统经验与现代标准深度融合,实现茶叶加工品质与效率双提升。在产业融合拓展领域,联合打造“吃住行游购娱养”一体化发展茶村新样板,通过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与完善服务配套,实现“进得来、留得下、有消费”的运营目标。目前村内共有民宿4家、农家乐2家,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,户均增收2万余元,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“双赢”。

勐海县班章村:古茶山搭上“数字”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

通达物流“赋能”,产销循环跑出加速度

布朗山乡以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,统筹县域商贸、邮政、供销合作、物流快递等多方资源,整合“三通一达”等快递企业,加速贯通物流堵点,构建起完善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网络。目前已建成1个普遍服务网点、6个建制村村邮站、34个抵边村村邮站,实现全域物流网络100%全覆盖。畅通“农产品上行”和“工业品下行”双向流通渠道,既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需求,又充分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。春茶期间,班章村村邮站每日快递物流上行单量达200件,下行单量日均120件,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“加速器”。

直播经济“引流”,激活市场消费增长极

勐海县班章村:古茶山搭上“数字”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

班章村抢抓直播经济发展机遇,依托便捷的物流网络,探索实践“茶山直播+民族文化赋能+新农人培育”振兴路径。依托村级活动阵地,投入50万元资金,建成79平方米集直播带货、产品展示、研发设计于一体的多功能直播基地,推出10款以班章茶为原料的西双版纳文创系列伴手礼,实现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。强化人才培育支撑,精选一批茶农参加直播技能培训,特邀电商专家、直播达人授课,以“理论+实操”的教学模式,累计开展直播技巧、产品营销、品牌塑造等培训4期,村民直播带货和市场拓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,产业振兴人才基础更加厚实。开展多样化营销,将古茶山文化、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入直播营销,既增强了产品吸引力,又带动了乡村旅游,销售实现跨越式增长,形成“线上卖茶、线下引流”的良性发展循环。2024年,班章村全年干毛茶销售额达8亿元,其中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%,便捷物流和电商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,为班章茶走红全国走向全球开辟了新通道,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,千年茶乡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振兴活力。

来源:云南网-西双版纳发布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